磐石有道擁有超過15年的體育賽事信息化服務經驗,歷經省運會、全運會、奧運會以及各類專業競賽服務。我們具有專業的軟硬件研發能力,專注于體育競賽賽事信息化服務,根據賽事需求及特點自主研發了軟硬件計時系統及周邊產品,系統經過超過5年的國內一線賽事服務檢驗,為賽事提供可靠便捷的競賽信息化服務。
自行車比賽是指以自行車作為比賽器具進行的各種比賽,根據使用車種的不同,可大致分為公路賽、室內場地賽、山地越野賽和小輪車等競賽項目。
競賽大項 |
競賽小項 |
規則簡述 |
山地自行車 |
大組賽 |
參賽選手在起點線后從左至右排成一路縱隊集體出發。一般賽道在5公里左右(繞圈)山地越野或不少于20公里的山地直線越野。名次按照運動員通過終點的順序決定,前者名次列前,如有套圈下道選手,按照套圈下道的順序,后下道者名次靠前。 |
個人計時賽 |
山地自行車比賽項目之一,在山地路線上進行的,可在大組賽路線或者另行路線上進行。運動員以個人單出發騎行計時,按照運動員成績優劣排先后名次。 |
|
越野淘汰賽 |
山地自行車比賽項目之一,賽道一般為1公里左右的小圈,或更短的直線。預賽以個人計時賽排名為依據,一般取前32進入淘汰賽。淘汰賽分1/8賽,1/4賽,1/2賽 ,決賽。預賽按照強弱分組分為上下兩個半區,每4人一組,每組取前兩名進入下一輪。決賽分兩組,分別決出1~4名和5~8名。 |
|
團體接力賽 |
山地自行車比賽項目之一,參賽隊按照報名性別年齡分組,每個分組報1名運動員,可任意安排本組隊員的出發順序。每名運動員騎行一圈后,在到達終點前的接力區交接下一名運動騎行。出發時第一棒運動員集體出發,最終按照最后一名運動員到達的先后次序排名。 |
|
公路自行車 |
單日賽 |
各隊在起點線后從左至右排成一路縱隊集體出發。選擇在有起伏的山坡、斜坡、路面一般不少于6米(起終點不少于8米)的變化道路或環形公路上進行。名次按運動員通過終點的順序決定,前者名次列前,比賽行駛可以時長距離A2B騎行,也可以短距離繞圈。 |
個人計時賽 |
傳統比賽在一個延伸方向、路面平坦、距離為5-40公里的轉折公路上進行,也可在平坦的環形路上進行。至少每隔5公里(上坡段每公里)標明比賽所剩下的騎行距離。運動員以個人單獨方式騎行。按運動員成績優劣排先后名次。 |
|
團體計時賽 |
自行車比賽項目之一。公路賽的一種。反映全隊實力的項目之一。每隊4名運動員參加比賽,隊與隊之間相隔2-3分鐘出發。到達終點時取本隊第三名運動員到達的時間為隊的成績,按各隊成績優劣排先后名次。 |
|
多日賽 |
自行車比賽項目之一。公路賽的一種。根據級別決定比賽的天數,至少舉行2天,最多20多天。賽段由序幕賽、個人賽、個人計時賽、團體計時、爬坡賽等公路比賽的形式組合而成。以每分段的時間累計排列個人和團體總名次。每分段各隊前三名運動員的時間相加為團體成績。每個賽段通常會設置有搶分點,給與運動員積分和時間獎勵。 |
|
室內場地賽 |
計時賽 |
自行車比賽項目之一。賽車場賽的一種。運動員單獨在跑道上以原地出發的形式進行的一種個人計時賽。爭先賽的資格賽采用200米行進間出發的方式計時,按成績錄取前12名或24名再進行下一賽次的比賽。 |
爭先賽 |
為短距離賽。在周長333.33米或250米的場地上騎行3圈或4圈(1000米),周長大于333.33米的場地不少于2圈。不計全程總時間,以最先到達終點為勝。賽次分資格賽、1/8賽、1/4賽、1/2賽、決賽。通過200米計時賽的方式進行資格賽,選取12-24名運動員進行爭先賽。1/4賽前,負者之間可通過復活賽的方式獲勝再次補充獲得資格。1/4賽后實行三戰兩勝的方式。比賽分組進行,每組2-3人在起點線上同時出發,出發后,里道的運動員必須以快于走路的速度領騎一圈。第二圈起,尤其是最后200米間,運動員采用各種戰術,以最快的速度沖過終點線。戰術主要圍繞領騎和尾隨進行。 |
|
凱林賽
|
是一群運動員由摩托車牽引一定圈數后,再進行沖刺的比賽。比賽分第一輪資格賽、復活賽、第二輪資格賽、決賽。分組進行第一輪資格賽,每組錄取2名,負者通過復活賽錄取2名(333.33米以上跑道錄取1名)。第二輪采用相同方法進行資格賽,錄取2名(333.33米跑道錄取4名)。決賽在6名(333.33米跑道8名)運動員中產生,以運動員通過終點線的先后順序排列名次 |
|
個人追逐賽 |
出發時,兩名運動員分別位于跑道正中的起、終點線上,槍響同時出發,互相追逐。在規定的距離內,如后面的運動員追上前面的運動員或與之并排,被追上或并排者淘汰,未被追上,則以到達終點的時間決定勝負 |
|
團體追逐賽 |
每隊4名運動員參加。比賽時,運動員之間保持1米左右的距離,呈梯形隊站立,槍響同時出發。如一隊的第三名運動員追上另一隊的第三名運動員或與之并排,被迫上或并列的隊淘汰。如未追上,則以各隊第三名運動員到達終點的成績判定名次。每隊必須有3名運動員到達終點方可計算成績。自行車團體追逐賽項目體現了一種個人能力和團隊默契的結合。 |
|
團體競速賽
|
自行車比賽項目之一。賽車場賽的一種。由兩支隊伍各3名運動員同時原地出發,每名運動員領騎1圈,在跑道上完成3圈距離的比賽。先進行資格賽,按時間挑選成績最好的4個隊進行決賽。成績最好的兩個隊決第一和第二名,另兩個隊決第三至第四名。勝者名次列前。世界錦標賽和全國比賽資格賽取8個隊,按成績第一對第八、第二對第七、第三對第六、第四對第五的排列,取4個勝隊進入決賽。每位運動員在自己領騎圈結束后退出比賽,換道必須在起終點線前后15米之間進行,違者將名次降至該賽次的最后。 |
|
復活賽
|
自行車比賽的一種。賽車場賽中爭先賽按參賽12名至24名運動員編組進行1/8賽賽次及之前的賽次。各個小組的負者,可以獲得一次負者之間的比賽,其中勝者可遞升進入下一賽次,再負者將失去比賽資格。此賽次主要對確有能力,但在某一賽次中失誤的運動員,給予復活機會,故名。進入1/4賽賽次的負者無復活賽。凱林賽第一輪資格賽時,小組負者也可通過復活賽再次獲得比賽資格。 |
|
小輪車 |
泥地競速 |
小輪車比賽有計時排位賽、淘汰賽(1/4決賽、半決賽)和決賽三個階段。男子比賽中,通過計時排位賽產生的32名運動員按成績分組,進行1/4決賽和半決賽,最后產生八名選手進行決賽。女子則是計時排位賽產生的16名運動員分組進行半決賽,產生八名決賽選手。計時排位賽中,運動員單獨出發,騎完賽道全程計取時間,比賽兩次,取最好成績進行排名。淘汰賽中,每組運動員同時出發,以到達終點先后順序排定名次,比三輪,名次之和較小的前4名晉級。決賽則是運動員同時出發,以到達終點先后順序排定名次。 |
依托豐富的自行車競賽服務經驗,磐石有道自主研發自行車競賽軟硬件系統,覆蓋各類型的自行車競賽項目。提供完整的賽事計時成績處理技術服務及解決方案。
經典案例
中國山地自行車公開賽
中國自行車聯賽
多彩貴州自行車聯賽
環滇池國際自行車邀請賽
江蘇青少年場地自行車錦標賽
山東省殘運會自行車賽
競賽場景及技術服務標準說明
大組賽
大組賽是自行車比賽常用的競賽方式,賽道的起終點通常設置在同一地點,也可是A點出發B點到達。運動員從左至右排列在起終點線后大組同時出發,根據競賽規程騎行一定圈數后,按照到達的先后順序進行成績排名。
磐石有道自主研發的計時塊計時系統,具有抗干擾,高精度的優點。每個選手一個計時塊,結合磐石有道成績處理系統實現大批量的選手競賽計時工作,系統構成簡單,部署容易,自動化的成績處理,成績排名實時輸出。